牛芸 孙旭慧 安瑞文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地处长三角腹地,建材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建材商贸企业达4220户,占全区企业总量的12.98%。然而,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不同程度存在开票与申报数据不匹配、税负率异常波动、个体工商户财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给税收监管与企业合规带来挑战。对此,国家税务总局芜湖市湾沚区税务局以“智能筛查+信用分级+协同共治”为抓手,构建全链条税务风险管理模式,推动行业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合规”转型。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湾沚区建材行业的“有税申报率”同比提升4.5%,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图为国家税务总局芜湖市湾沚区税务局的建材商贸企业季度风险数据复盘会现场,税务干部结合建材市场动态变化,聚焦“税负偏离”预警模型指标阈值优化进行集中研讨。
智能筛查:
预警模型精准“体检”
建材行业具有轻资产、货流快、交易多元的特点,对税收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出挑战。为此,湾沚区税务局从业务真实性、账证核算规范性、申报缴纳及时性三个维度设置31项核心指标,构建起建材商贸企业税收健康指数体系,打造“税负偏离”预警模型,结合企业财务数据与发票类指标,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率高于4%、企业所得税税负率低于0.2%的企业实施动态监控,从而精准识别出“进销项背离”“虚假库存”“空壳开票”等风险。
为确保模型适配行业动态,该局建立了季度风险数据复盘机制,根据建材价格波动、供应链调整等市场因素优化指标阈值。例如,2024年下半年砂石、水泥价格出现阶段性上涨,税务部门及时更新“进销项吨位偏离度”“成本利润率匹配度”等指标的计算逻辑,避免因市场因素误判企业风险,让预警模型始终保持精准。
“有了这套‘税负偏离’模型,就像给全区220户建材商贸重点企业装上了‘动态监测仪’。”湾沚区税务局征收管理股股长张先松说,“系统实时汇总企业经营数据、开票记录及申报情况,核心指标变动一目了然。一旦触发预警,相关信息会第一时间推给管理分局,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数据显示,通过智能筛查,湾沚区建材商贸企业风险识别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2025年上半年发票虚开风险任务同比减少48.15%。
信用分级:
动态实行“三色管理”
针对建材行业企业规模不一、业态各异的特点,湾沚区税务局创新推出“白黄灰”三色动态信用分级管理机制,根据企业风险等级匹配差异化监管措施。
对白名单企业即零风险企业,该局提供“容缺办理”“发票按需领用”“绿色通道办税”等105项便利服务;对黄名单企业即1类风险企业,由税务专班上门提供定制化辅导,针对企业存在的成本列支不规范、出入库台账不完整等问题,制定整改清单并明确整改时限;对灰名单企业即2类及以上高风险企业,采取“实地核查+风险阻断”的措施,到企业核对“货、票、款”三流一致性,暂停其超限量领用发票权限,督促企业整改。通过这种差异化管控,湾沚区已有199户企业经整改退出了风险库,16户高风险企业纳入黄名单管理。
在此基础上,该局以“规模定基线、场景定风险、动态调阈值”为核心,对企业进一步精准分类,将存在购销品目背离、无房租水电发票及个人所得税扣缴缺失等风险的企业纳入分级实地核查指标中。对砂石、水泥等大宗批发商,重点监控“进项销项品名差异”“购销吨位偏离度”等指标;对小型零售商,重点聚焦“未开票收入申报占比”“发票开具与实际库存不符”等风险指标;对个体工商户,实行“建账辅导+风险提示”方式,辅导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达标者及时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守住合规底线。
协同共治:
量身定制“税务锦囊”
建材行业产业链条长、跨区域配送频繁、混合销售常见,仅凭税务部门单一力量难以实现全链条监管。为此,该局以建材行业协会为纽带,通过“源头辅导+正向激励”的方式,联合多部门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们联合税务部门开展专题沙龙,把‘进销项对不上’‘成本费用乱记账’这些企业常踩的雷区拆解开讲透彻,还请合规做得好的企业分享内控经验。”湾沚区建材行业协会会长张天林介绍,协会将税务合规纳入会员等级评价体系,从基础合规能力、财务指标状况、纳税信用等级、商业声誉四个维度开展评价,引导企业主动规范经营行为。
在强化合规引导的同时,该局联合协会推出“建材行业专属服务包”:为新注册企业提供“登记注册—发票开具—纳税申报”全流程培训,发放《商贸企业纳税合规指引》,明确采购合同要素规范、发票开具禁忌等要点,帮助企业从起步阶段夯实合规基础;梳理建材行业适用的税费优惠政策,通过电子税务局弹窗、协会微信群定向推送,确保政策直达快享;设立“建材商户专项辅导基地”,针对批发、零售、工程配送等不同业务场景,现场演示申报流程、辅导建账技巧,解决商户“不会报、怕报错”的难题。今年以来,该局累计解答涉税疑问100余条,帮助220户企业规范账务管理。
不久前,税务干部在自查辅导中发现芜湖某建材销售有限公司的石子与卵碎石购销数量不匹配、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偏低,于是协助企业校准数据偏差、规范申报,同步辅导企业完善发票管理,建立健全台账制度,加强资金流、货物流、发票流相关单据的规范化存储。“税务部门不是简单‘查问题’,而是提前辅导介入,切实帮我们‘避风险’。”公司法定代表人范月龙说。
本文刊发于《中国税务报》2025年9月8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