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犯罪属于经济类犯罪,近年来,成为公安机关密切关注的重点,持续保持严打的犯罪。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公安部、多地经侦在该日来临之际,相继公布了多起虚开大案、要案,涉及石化、医药、物流等多个行业。从公布的案件,可以总结出以下虚开犯罪手段:
其一,通过虚增进项对外虚开,如公安部公布的北京戴某春等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本案中,戴某春犯罪团伙利用商超企业经营漏洞,长期大量虚假购买进项发票,再变票虚开给下游企业,获取非法增值税利益。
其二,通过倒卖加油卡虚开,如酒泉市经侦公布“12.1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本案中,案涉主体办理充值加油卡取得不征税的普通发票,再通过雇佣社会闲杂人员将加油卡以低价卖给大货车司机的方式回笼资金,取得加油卡消费记录,并以此向加油站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涉主体得以继续倒卖发票。
其三,通过虚构未开票收入倒卖成品油库存,如甘肃省兰州市经侦公布的“1.1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长期以来,地炼企业为偷逃消费税销售成品油不开具成品油发票而是虚开化工类发票,导致下游企业成品油库存缺失,下游企业再销售成品油时无法开具成品油发票。部分成品油企业抓住这一“商机”,倒卖成品油库存,具体方法为:采购成品油取得成品油和发票后,将成品油卖给不要发票的散户,申报化工品名的未开票收入,将进项税额抵扣的同时留下成品油库存,再倒卖给有需求的企业。本案中,此种方式被兰州市经侦认定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我们认为,有待商榷。案涉主体虽然存在虚开行为,但所摄取的并非增值税利益,其还需要提供确实的证据证明虚开行为未造成增值税税款损失,方可出罪。
其四,通过骗取财政返还方式虚开,如内蒙古经侦公布的内蒙古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网络货运平台自诞生起,就存在源头发票短缺的问题,其通过财政返还政策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向下游开具发票全额纳税的税负。本案中,鄂尔多斯市经侦认定案涉主体利用当地“网络货运平台”财政返还政策对外虚开,涉嫌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我们认为,享受财政返还不必然等于虚开发票,发票是否构成虚开还是需要回归到业务是否具有真实性。如果本案存在真实运输交易,案涉主体可以积极作出抗辩。
以下是公安部、多地经侦公布的虚开发票案件。
公安部

北京戴某春等人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基本案情。2023年12月,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依法立案侦办戴某春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经查,2010年至2023年期间,以犯罪嫌疑人戴某春为首的犯罪团伙通过实际控制的30余家企业,以非法牟利为目的,与多家公司内部人员相勾结,利用商超管理漏洞,伪造资金流水和销售清单,虚假申领进项票后再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税价合计近10亿元,下游受票企业197家,涉及全国24个省份,造成损失近亿元。
在本案基础上,公安部经侦局指导办案单位深挖研判,并于2024年3月组织发起集群打击,共立案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3名,涉案价税合计6亿余元。
防范建议。本案中,戴某春犯罪团伙利用企业经营漏洞,从大型商超长期大量虚假购买进项发票,再变票销售给下游受票公司盈利,给国家税收带来巨大损失。针对企业内部容易被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的漏洞,公安经侦部门建议:一是扎紧篱笆,把好“自家关”。企业应全面履行内部监督管理职责,确保每张发票严格审核,从源头上杜绝违规违法,筑牢内部安全防线。二是普法学法,当好“宣传员”。全面加强行业内部法制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三是诚信经营,护好“税收钱”。推动企业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纳税义务,与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划清界限,捍卫国家税收安全。
来源:人民网
甘肃省
兰州市

1、“1.1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24年9月,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1.1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摧毁一个长期盘踞我市石化领域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团伙,并发起全国集群战役。经查,该犯罪团伙虚构化工产品交易,伪造运输凭证,在无真实货物交易情况下接受虚开并认证抵扣。同时虚构销售不开发票,并虚增商品销售单价,提高销项缴税额,以“未开票收入申报”方式向税务部门申报缴税,逃避税务机关监管。该案系我省首起以“未开票收入申报”为犯罪手法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案件的成功侦破,有力维护了税收征管秩序,保障了国家税收安全。
2、王某等人虚开发票案
2023年12月,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王某等人虚开发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人,挽回税收损失300余万元。经查,犯罪嫌疑人王某系某药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为虚增经营成本、套取现金,指使公司员工田某、欧某某,在没有实际业务的情况下,以票面金额3%-6%的手续费,让36家个体工商户为其实控的4家药业公司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455份,价税合计1008.46余万元,造成国家税收损失300余万元。该案系医药领域虚开增值税发票典型案例,全案3名犯罪嫌疑人均被定罪量刑,具有积极的法律示范效应。
来源:兰州公安公众号
嘉峪关市
嘉峪关市“6·03”虚开发票案
2024年11月,嘉峪关市公安局成功侦破“6·03”虚开发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该案现在法院审理阶段。
2019年,犯罪嫌疑人沙某、陈某为获取非法利益,共谋实施虚开发票行为,沙某本人注册成立一家空壳公司,在没有真实业务发生的情况下为他人虚开发票,收取开票费。期间,为获取更多非法利益,沙某雇佣他人在嘉峪关、张掖、酒泉等多地注册空壳公司及个体工商户,至公安机关查获时已注册120余家空壳公司及个体工商户。沙某、陈某等人在无真实业务发生的情况下,向全国19个省、市400多家公司虚开普通发票,价税合计2.02亿元。
该案涉及地域广、涉案企业多、虚开金额巨大,系我市第一起向医药行业相关企业虚开发票的系列案件,案件的成功侦破,有效震慑了虚开发票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对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保障税收安全,防范金融风险,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企业利益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公安机关提示:虚开发票犯罪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税收征管秩序、侵害市场主体间的公平竞争,公民及企业发现无真实交易、夸大金额、利用空壳公司等手段虚开发票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和税务机关报告,切勿为降低成本、获取非法利益铤而走险。
来源:嘉峪关发布公众号
酒泉市
“12.1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24年3月,酒泉市公安局成功破获“12.1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打掉犯罪团伙3个。该案下游公司涉及江苏、河南、四川、山东等18个省市520余家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48万余份,价税合计26亿余元。
该案系公安部督办案件,被评为2024年“甘肃公安夏季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并在公安部“云端”发起全国集群战役。
经查,以黄某荣和周某营为首的犯罪团伙,利用团伙实际控制或存在不法交易的多家物流公司的名义,在完成对公账户转款后,从各地某石油销售分公司办理充值加油卡。同时,雇佣社会闲杂人员在省内各地某加油站,将办理的充值加油卡以低于市场价0.3元至0.5元不等的价格,向过往不特定大货车司机销油回流资金,为涉案公司虚构资金流和加油卡消费记录。犯罪团伙在加油卡充值金额消费完毕或累计到一定的数额后,根据涉案公司需求,联系加油站工作人员为未实际消费油品的涉案公司非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涉案公司将非法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列公司进项,进行认证抵扣,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目前,物流市场竞争激烈,经营成本不断上涨,燃油降本成为许多物流企业攫取利益的突破口,石油“车队卡”、“电子卡”等对企优惠的经营方式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12·1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的成功侦破,有效震慑了物流运输行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净化了成品油销售市场,维护了国家税收秩序,挽回了国家税收损失,起到了良好的法治效果与社会效果。
来源:酒泉市公安局公众号
内蒙古
鄂尔多斯市公安经侦部门侦破内蒙古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
2024年初,鄂尔多斯市公安经侦部门侦破“内蒙古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2名。经查,主要犯罪嫌疑人黑某某在贵州注册成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利用当地“网络货运平台”税收补贴政策,大量向自己所在鄂尔多斯市的公司以及其它省外公司开具品名为“运输服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5%-6.5%的开票费,在短时间内向全国29个省市的600余家企业虚开增值税运输发票16651份,价税合计15亿余元,严重扰乱了国家税收秩序,造成国家税款的巨额损失。
来源:人民内蒙古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