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小芳 导师:廖娟
一、 | 案例简介
案件中的厦门公司主要从事手机销售及维修业务,店铺位于繁华街区。2025年税务稽查局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其存在期末存货金额大,进销倒挂等涉税疑点。
经立案调查,确认其通过个人账户收取货款、虚假申报存货、隐匿未开票收入等方式偷逃增值税等税费156万元。税务机关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合计324万元。
二、
税务稽查过程
01
大数据预警及初步分析
存货与现金流异常:2020年期初存货为0,年末存货激增至939万元,2024年增长到1500万元,但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余额却仅有数万元。其“高库存、低现金流”的财务情况,与手机行业经营惯例不符。
进销项异常:销项发票仅开具给少量企业,无向个人客户开票记录、也无未开票收入的申报记录,与繁华地段门店经营逻辑背离。
02
实地突击核查
实际库存仅几十万元,与报表显示的1500万元存货差异巨大。公司辩称存货存放于外地仓库,但无法提供货物转移记录。
公司历年的业绩分析表和部分销售纸质单据,显示销售收入远高于向税务机关申报的销售额,进一步暴露虚假申报问题。
03
资金流与收入比对
法定代表人个人账户存在多笔标注“手机货款”的收款记录;
个人银行账户流水与部分纸质销售单据、资金明细高度匹配,形成隐匿收入铁证。
04
证据链闭环
结合虚假存货、个人账户流水、业绩分析表、销售单据等证据,该公司最终承认违法事实。
三、
小编提醒
随着税收大数据从“单点突破”升级为“生态协同”,传统偷税手段已难以为继。企业亟需转变思维:
1
从“侥幸心理”到“风险敬畏”:
金税系统通过多维度关联分析实现精准预警,不合规手段在“数据显微镜”下已经无处遁形;
2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合规”:
主动定期自查,根据自查结果进行整改。或者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税务风险智能检测系统,开展“健康体检”,提前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