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综合
1f5wpxjry4gzy
税负率是怎样核算的?附各行业税负率表,赶紧自查!
发布时间:2025-04-03  来源:肖太寿博士说税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税负率,大家都知道是财务不可回避的东西

那么具体税负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税负率的定义

税负率一般指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的税收负担的大小,一般用税收占收入的比重来进行衡量。最常用的税负率为增值税税负率和所得税税负率。

 

具体计算如下: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100%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图片

 

二、举个例子

老王在县城里开办了一个商贸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销售收入1000万,供应商也均为一般纳税人,采购成本600万元,其他成本共计208万,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以此来计算老王的公司税负。

 

增值税税负:

 

计算公式为(销项-进项)/收入或者可以做一个变形,(销项税率*收入-进项税率*成本)/收入=销项税率-进项税率*成本率

 

由于进销项均为一般纳税人,税负率相同,因此实际负担的增值税为1000*13%-600*13%=52万,税负率=5.2%,用变形后的公式计算也是一样,13%-60%*13%=5.2%。

 

其实,在现实中,可能并不是所有的采购都能够取得进项票,并且也并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是一般纳税人,能够提供13%的税票。

 

很有可能提供的是3%的税票或者购买了一些服务,提供的是6%的税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增值税税负还会更高。因此,实际的税负可能受多重因素的影响。

 

所得税税负:

 

先计算企业的所得。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利润表来帮助理解。

1.jpg

 

税金及附加:52*(5%+3%+2%)+(1000+600)*0.0003=5.68万

 

所得税=(1000-600-5.68-208)*25%=186.32*25%=46.58万

 

所得税税负=46.58/1000=4.66%

 

这里的计算基于一个假设,即企业发生的成本都取得合规的税前扣除凭证,并且没有其他的调整事项。


实际中,企业可能有未取得发票,或者取得了不合规的发票,或者有些项目税法规定不能扣除的情况,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综合税负:

 

企业所纳税的总和=52+46.58+5.68=104.26万

综合税负率=104.26/1000=10.43%

 

实际中企业的税负率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企业要做的是关注行业税负率,但不迷信预警税负率。

图片

 

三、各行业的参考“预警税负率”(仅供参考)
2.png
图片
图片

 

企业的税负率是衡量企业所承担税负的指标。这些指标在实际业务中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控制相关因素,来降低企业的综合税负。

 

所以,咱们只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能够予以合理的解释,那么也不需要过度恐慌哦~

图片

 

四、企业税负率过低该如何应对?

一、企业

 

1.接到税务预警信息后,确定预警信息与企业自身原因有关,应该详细整理相关的数据资料。

 

2.分析预警产生的原因。

 

3.给出合理的解释。

 

4.最终确定解决方案。

 

5.接到税务预警信息后, 确定预警信息与企业自身原因无关,应出示相关的证据证明。

 

二、会计

 

1.每月报表报送之前,财务人员都应本着符合业务真实性的原则进行自查。

 

2.如果经自查,发现税负率偏低的原因是由于自身发生销售行为申报收入不及时,或者有漏报行为,再或者有不应抵扣进项税额的事项没有及时进行调整的行为造成的,就应该及时进行调整,补报增值税。

 

3.当关键指标出现异常时,对异常原因及时自我检查,内部处理,保证对系统报送的财务报表远离指标异常预警的红线。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