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税法规
税收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
增值税
消费税
出口退(免)税
营业税
资源税
车辆购置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土地增值税
印花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车船税
契税
耕地占用税
船舶吨税
烟叶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
税收条约
环境保护税
政府性基金、费
江苏税务
地方财税法规
江苏财税法规
江苏无锡财税法规
北京财税法规
天津财税法规
上海财税法规
重庆财税法规
浙江财税法规
安徽财税法规
福建财税法规
广东财税法规
广西财税法规
海南财税法规
云南财税法规
贵州财税法规
江西财税法规
湖南财税法规
湖北财税法规
四川财税法规
西藏财税法规
河南财税法规
山东财税法规
河北财税法规
山西财税法规
陕西财税法规
甘肃财税法规
宁夏财税法规
青海财税法规
新疆财税法规
吉林财税法规
黑龙江财税法规
辽宁财税法规
内蒙古财税法规
财务与会计法规
会计行政管理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与解答
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会计处理规定
证监部门会计监管规则
会计监管风险提示
企业会计准则实务问答
企业会计准则其他
小企业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解释
政府会计准则应用案例
政府会计实施问答
关于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
关于存货的会计处理
关于投资的会计处理
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
关于公共基础设施的会计处理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
关于净资产及预算结余的会计处理
关于收入的会计处理
关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会计处理
其他会计处理
政府会计制度
政府会计准则其他
财政总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与2006年前会计准则
特定组织与项目会计核算规定
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
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
管理会计
代理记账
财务管理
国际会计准则
注册会计师法规
执业准则
执业准则应用指南
审计指引
职业道德守则
审计准则问题解答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
证监部门审计监管指引与会计风险监管提示
其他
注册税务师法规
涉税专业服务基本准则
税务师执业规范
职业道德、质量控制、程序指引
纳税申报代理类业务指引
一般税务咨询类业务指引
专业税务顾问类业务指引
税收策划类业务指引
涉税鉴证类业务指引
纳税情况审查类业务指引
其他税务事项代理类业务指引
税务师事务所管理
税务师其他
资产评估师法规
资产评估执业准则
资产评估指南
资产评估指导意见
资产评估操作指引
资产评估专家指引
资产评估其他法规
内部审计法规
内部审计准则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
内部审计其他
国家审计法规
内部控制法规
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内部控制操作指南
内部控制相关问题解释
其他内部控制法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财政法规
海关法规
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外汇管理法规
金融证券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金融监管法规
人民银行法规
银行间交易商协会
证券法规
证监会
上交所
深交所
北交所
股转系统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
上期所
商品交易所
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证券业协会
中上协
期货业协会
商务发改工信法规
市场监督管理法规
人社医保自规住建法规
国务院经济法规
税收专题法规
增值税专题法规
消费税专题法规
营业税专题法规
资源税专题法规
车辆购置税专题法规
企业所得税专题法规
个人所得税专题法规
土地增值税专题法规
印花税专题法规
房产税专题法规
车船税专题法规
契税专题法规
城镇土地使用税专题法规
耕地占用税
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专题法规
进出口税收专题法规
外资企业税收专题
税收协定专题法规
综合税收法规专题
公司破产重整专题法规
税收征收管理专题法规
外汇管理专题法规
其他专题法规
司法及单行法律专题法规
法院
检察院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经济)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
民法典
公司法
破产法
其他法律法规
其他法律
其他法规
法律法规征求意见稿
江西财税法规
2xt8jpi3mfcg
全文有效
2025-02-14
2025-02-14
江西省财政厅关于编报2024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1-20  来源:江西省财政厅 
 

省直各部门,各设区市财政局、赣江新区财政金融局:
  为贯彻落实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提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8号)、《财政部关于编报2024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的通知》(财资〔2024〕161号)和《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赣财资〔2023〕25号)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就2024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以下简称资产年报)编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编报范围
  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直接支配国有资产并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等单位(以下统称行政事业单位),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全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
  二、编报内容
  资产年报由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分析报告、盘活情况报告四部分组成。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包括单户表和汇总表。单户表由各行政事业单位编报,反映本单位国有资产总体情况、存量情况、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情况,以及土地、房屋、车辆、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保障性住房等重要资产情况。汇总表由各部门、各市、县财政部门按照财务管理关系逐级汇总编报。
  (二)填报说明是对资产年报填报口径、审核情况、数据差异情况以及其他编报相关情况的说明。
  (三)分析报告是按照国有资产报告制度有关要求,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反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保障单位履职和促进事业发展情况,以及当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盘活情况报告是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情况的分析和总结,重点反映工作举措、经验做法、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作思路和意见建议。
  三、报送方式
  (一)报送时间。省直部门资产年报报送截止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市级财政部门资产年报报送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10日。
  (二)报送内容。省直部门、市级财政部门报送的材料包括:
  1.纸质材料。省直部门以厅(局)正式发文、市级财政部门以财政局正式发文的形式向省财政厅报送资产年报纸质材料,附件包括资产年报汇总表及填报说明、分析报告、盘活报告,并装订成册后加盖印章。
  2.电子材料。省直部门、市级财政部门均报送纸质材料的电子版,以及所有独立核算单位单户表和汇总表电子版。涉密单位报送汇总表。电子材料应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报送省财政厅。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2025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2024年度全省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全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2024年度资产年报报送工作,省直各部门、各市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资产年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安排专人负责,提前谋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资产年报培训、编制、审核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做好2024年度资产年报工作。
  (二)夯实基础,强化管理。省直各部门、各市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明确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要求,做好清查盘点,加强资产信息卡管理,做到有物必登、登记到人、一物一卡、不重不漏,确保资产全部入账。规范会计核算,确保资产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加强资产权属管理,及时办理土地、房屋等资产权属证书,对有账簿记录但权证手续不全的资产,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申请确认资产权属。相关填报单位要认真落实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相关科目核算要求,对“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文物文化资产”“政府储备物资”等科目加强与本单位内部业务数据口径的比对分析,各级财政部门需重点加强与交通、水利、住建、文旅、应急、粮储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统计数据的比对分析,确保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调剂共享,持续盘活。省直各部门、各市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资产盘活常态化工作机制,持续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切实提升盘活成效。省直各部门、各市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公物仓平台,进一步做好闲置低效资产盘活工作,推进闲置低效资产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调剂共享。对于拟新建的实体公物仓,要科学论证必要性,测算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坚决防止出现“运动式”建设实体公物仓的情况。对于已建成的实体公物仓,要及时开展成本效益评价分析,对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高、效果差的,要及时清理。
  (四)加强审核,提高质量。省直各部门、各市级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数据审核力度,建立健全资产年报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企业决算报告、部门决算的数据比对、审核机制,保障同口径数据的衔接和一致性。资产年报中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主要数据,需经本单位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编报部门认可。资产年报中被投资单位名称与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决算中的名称应保持一致。省财政厅将继续加大资产年报审核力度,保障资产年报上报质量。
  (五)全面总结,撰写报告。省直各部门、各市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分析报告撰写工作,减少一般性报账,加大数据分析运用,注重用数据反映工作、用数据支撑观点。要深入总结近五年来,尤其是2024年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亮点和取得成效,全面反映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在保障单位履职、支持事业发展和推进各项改革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重点反映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保障性住房等资产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化等方面提供的有效保障,系统梳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解决办法。
  (六)严格保密,保证安全。省直各部门、各市级财政部门要将保密要求贯穿资产年报工作全过程,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高度重视上报资产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按照“谁产生,谁定密”的原则,由报送主体确定所报送信息是否涉密。涉密资产数据不得纳入非涉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凡单位认定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为涉密的信息,应当通过光盘等介质进行离线报送,并准确标注报送介质的密级。
  五、其他事项
  (一)资料下载。省直各部门、各市级财政部门可以从省财政厅门户网站下载资产报表编制说明等资产报告编审资料。
  (二)审核安排。省财政厅组织集中会审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为提升年报质量,各市可自行提前组织本市的集中会审。
  (三)联系方式。省直各部门、各市级财政部门在编报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省财政厅资产管理处联系。业务咨询电话:0791-87287950,0791-87287953,0791-87287911。技术支持电话:0791-87287771。
  附件:
  1.2024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
  2.2024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提纲
  3.2024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分析报告提纲
  4.202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情况报告提纲
  江西省财政厅
  2025年1月20日

相关附件:

编制说明 .docx    
附件1-4.pdf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