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综合
「留抵退税如何申报」全解析
发布时间:2024-12-03  来源:中税答疑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目录

一、基本政策规定

二、相关答疑

三、政策变迁

四、税企争议

五、稽查焦点

六、相关案例

七、会计实务

 

摘要

本文聚焦留抵退税申报的要点及具体操作方法,详细阐述了税务基本政策规定、相关答疑、政策变迁、税企争议、稽查焦点、相关案例以及会计实务等内容。旨在帮助企业和相关从业者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留抵退税申报的要求与流程,确保申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充分享受政策优惠,同时防范潜在的税务风险。

 

基本政策规定

1.基本政策

适用主体:符合条件的微型、小型企业,以及 “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等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此外,生产销售空载重量大于 25 吨的民用喷气式飞机的纳税人也适用。
退税条件:对于增量留抵税额,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 50 万元;纳税信用等级为 A 级或者 B 级;申请退税前 36 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申请退税前 36 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2.政策解读
留抵退税政策旨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助力企业发展。通过退还企业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使企业有更多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对退税条件的严格限制,如对纳税信用等级和违法违规行为的要求,是为了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严肃性,防止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退税,维护税收征管秩序。

 

相关答疑

1.如何确定企业是否属于符合留抵退税政策的行业?

企业所属行业一般根据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确定。税务系统会根据企业申报的相关信息自动预填国民经济行业栏次,但企业需如实核对,如有不符可手动修改。
2.如果企业既有适用退税政策的业务,又有不适用的业务,如何计算留抵税额?
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进项税额进行分摊计算,仅将与适用退税政策业务相关的进项税额纳入留抵退税的计算范围。具体分摊方法可参照相关税收政策及税务机关的规定。
3.企业申请留抵退税的时间有何规定?
企业应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内,完成增值税纳税申报后,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厅等渠道申请留抵退税。

 

政策变迁

营改增前,增值税留抵税额通常只能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企业的资金被大量占用,无法及时得到退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发展。
营改增后,开始逐步试点和推广留抵退税政策。最初在部分特定行业如现代服务业等进行试点,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形势的发展,退税行业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同时,退税条件也不断优化和放宽,计算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注重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和合规性的综合考量,使更多企业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税企争议

争议点一:进项税额构成比例计算

企业可能对某些特殊业务取得的进项税额是否应全额计入计算存在异议,认为按照政策规定的分摊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其实际可用于退税的进项税额情况。
例如,企业购进的兼用于免税项目和应税项目的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按照规定分摊计算后,企业可能认为分摊比例不合理,导致可用于退税的进项税额减少。
争议点二:留抵税额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税务机关可能对企业留抵税额的形成原因和真实性进行审查,而企业则认为其业务真实合法,留抵税额合理存在。
例如,企业因市场原因导致产品滞销,库存积压,从而形成了较大的留抵税额,税务机关可能会对其库存情况、销售合同等进行详细核实,以确定留抵税额的真实性,企业则需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经营状况和留抵税额的合理性。
争议点三:退税条件的理解与判断
企业和税务机关可能对某些退税条件的理解和判断存在差异,如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是否属于政策规定的行业范围等。
例如,企业认为自身业务与某一退税行业相关,但税务机关根据具体的行业分类标准认为其不完全符合,从而引发争议。

 

稽查焦点

1.留抵税额真实性稽查

重点检查企业进项税额的来源和真实性,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虚增进项税额的情况,如是否有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构采购业务等行为来增加留抵税额。
审查企业的采购合同、发票、付款凭证、货物运输单、入库单等相关凭证,确保其相互一致,真实反映企业的采购业务和进项税额情况。
2.退税条件合规性稽查
严格审查企业是否满足留抵退税的各项条件,包括纳税信用等级、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是否享受过即征即退等政策等。
通过税务系统数据查询、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核实企业的纳税信用记录、违法违规处罚记录以及税收优惠享受情况,防止企业通过隐瞒或篡改信息来骗取留抵退税。
3.资金流向稽查
关注企业收到留抵退税款项后的资金流向,检查企业是否将退税资金用于规定的生产经营用途,是否存在挪用、转移退税资金等违规行为。
要求企业提供退税资金的使用计划和相关财务凭证,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退税资金的合理使用。

 

相关案例

案例一:准确申报享优惠

案情:某制造企业,符合留抵退税政策条件。在申报过程中,企业财务人员认真学习政策,准确计算增量留抵税额,按照规定填写申报资料,并及时提交申请。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企业顺利获得了留抵退税,缓解了企业因原材料采购和设备更新导致的资金紧张局面,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启示:企业应加强对留抵退税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准确申报,确保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顺利享受政策优惠。
案例二:虚假申报遭处罚
案情:某贸易企业为获取更多留抵退税,通过虚构采购业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增加进项税额,从而提高留抵税额并申请退税。税务机关在稽查中发现了企业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缴了骗取的退税款,并对企业处以罚款,同时将企业的违法信息纳入纳税信用记录,对企业的声誉和后续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启示:企业必须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如实申报纳税和申请退税,不得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税收优惠,否则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和法律风险。

 

会计实务

1.会计科目设置

企业应增设 “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 科目,用于核算企业按规定申请且预计可收到的留抵税额退税款。在申请退税时,借记 “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贷记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收到退税的账务处理
当企业实际收到留抵退税款项时,借记 “银行存款”,贷记 “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例如,企业申请的留抵退税金额为 100 万元,收到款项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 万元
      贷:应收留抵税额退税款 100 万元

 

总结

留抵退税申报是企业税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和税收合规性。企业应深入了解税务基本政策规定,准确把握申报要点,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税企争议和稽查风险。通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财务核算,如实申报纳税和申请退税,确保留抵退税工作的合法合规。同时,企业还应关注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及时调整申报策略,充分利用政策优惠,优化企业资金流,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