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研究
个人所得税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相关政策即问即答
发布时间:2024-11-25  来源:专题导图 
免责申明:本站自编内容版权所有,不得转载;部分内容转载自报刊或网络,转载内容均注明来源和作者,如对转载、署名等有异议的相关方请通知我们(tfcj@tfcjtax.com,051086859269),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网站登载的财税法规政策请以官方发布的为准;本网站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之目的,所有文章内容与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观点、立场,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合规性负责!如用于实务操作等等其他任何目的,所产生的法律风险与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
二、个人所得税改革相关政策
 
(一)个人所得税减免税政策
 
【问题 100】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答: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问题 101】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答: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
【问题 102】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取得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地与预扣预缴地减税幅度不一致,该如何计算减免税额?
答:残疾、孤老和烈属取得综合所得办理汇算清缴时,汇算清缴地与预缴地规定如果不一致,可以用预扣预缴地规定计算的减免税额与用汇算清缴地规定计算的减免税额相比较,按照孰高值确定减免税额。
(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问题 103】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时,纳税人需要注意什么?
答:纳税人日常看病时,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等资料备查,同时,可以通过医疗保障部门的医疗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查询本人上一年度医药费用支出情况。
【问题 104】纳税人如何知道可以享受大病医疗扣除的自付金额?
答:国家医疗保障局向公众提供互联网查询服务。参加基本医保的纳税人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 APP,查询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的累计金额。
【问题 105】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时,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吗?
答:个人领取原提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时,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境外所得税款抵免政策
 
【问题 106】居民个人应该什么时候申报办理境外所得税款抵免?
答:考虑到居民个人可能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从境外取得多项所得,在取得后即申报不仅增加了纳税人的申报负担,纳税人也难以及时从境外税务机关取得有关纳税凭证,因此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取得境外所得的居民个人应在取得所得的次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内进行申报并办理抵免。
(四)优化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
 
【问题 107】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2020 年第19 号)规定的条件,从 2021 年 1 月起原单位按 6 万元扣除减除费用,但是在 2021 年 7 月更换工作,到新单位后减除费用如何扣除?是不再减除还是按每月 5000 元累计扣除?
答:《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2020 年第 19 号)规定的新的预扣预缴方法,适用于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单位扣缴申报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 6 万元的居民个人。具体来说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上一纳税年度 1-12 月均在同一单位任职且预扣预缴申报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2.上一纳税年度 1-12 月的累计工资薪金收入(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等各类工资薪金所得,且不扣减任何费用及免税收入)不超过 6 万元;3.本纳税年度自 1 月起,仍在该单位任职受雇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您更换工作单位后,不再满足上述第 3 个条件,即“同一单位”适用条件。新单位应当根据《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 5000 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也就是说,您 2021 年 7 月到新单位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新单位办理扣缴申报时,减除费用应当按照 5000 元(5000 元/月×1 月)扣除。在原单位已经扣缴的部分无需在预缴阶段调整,您应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统一按照 6 万元/年的标准扣除基本减除费用计算全年应纳税额,与已预缴税款进行比较,多退少补。
另外,由于您换工作前已在原单位充分享受 6 万元/年减除费用,为减轻您的办税负担,我们建议您在新单位不再扣除减除费用,以免汇算时再调增多扣除的费用进而补缴税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天赋长江(无锡)税务师事务所
地址:江苏省江阴市长江路169号汇富广场22楼
电话:0510-86855000 邮箱:tfcj@tfcjtax.com
苏ICP备05004909 苏B2-20040047